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发布 注册香港公司再度火热
随着香港北部都市圈发展战略的出台,香港+深圳将形成一个超级都市圈。香港将把北部都市圈建设成适合居住、商务和旅游的都市区,以创新和技术为经济引擎,通过都市圈的发展,加强香港与深圳的合作,从而更好地把香港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去。
香港宣布成立“北部都会区”新区!
香港将在元朗区和深圳附近的城北新区地区取走全部土地,共有300平方公里(约占香港国土面积的30%),并建立了“北方都市圈”!

充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深圳共同发展!与大湾区合作建设国际创新技术中心。
深圳+香港,建设“双城经济”,深圳和香港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此外,这份施政报告在金融、航运和贸易方面提出了哪些主要发展方向?
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施政报告指出,金融业不仅是香港重要的经济支柱,也是最国际化的产业。尽管过去两年环境空前严峻,但香港的金融体系依然坚如磐石,业务仍在蓬勃发展。
香港清楚地看到,内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深化,是香港金融业发展的强大后盾。在“一国两制”的优势下,香港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成为国际资本进入大陆和国内资本的桥梁。
早些时候,中央政府派出代表团到香港,向各行各业公布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纲要,重申支持香港进一步促进与内地金融市场的联系,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强化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推动金融服务向高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在这方面,香港将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努力:
1.支持港交所进一步完善上市机制,并在咨询市场后,建立香港特殊用途收购公司上市制度;
2.进一步拓展跨境人民币资金双向流动渠道,开发离岸人民币产品和工具,包括研究具体措施,提高人民币证券发行和交易需求,允许“港股通”南下交易以人民币计价;
3.通过吸引税收优惠,进一步吸引家庭办公室在香港定居,以提高国际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
4.支持港交所与广州期货交易所与碳排放交易有关的金融产品的合作,评估发展香港成为区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行性,并将香港作为该地区绿色和可持续的金融中心;
5.推进跨境金融技术,积极研究与内地建立一站式沙箱网络,便利广东、香港、澳门等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测试跨境金融技术应用项目。
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1.为了提高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香港港不仅要保持高效、强连通、广覆盖的优势,而且要促进航运业和港口业在业务流程和业务上更广泛地应用数字技术,建设“智能港”。
2.另一个关键发展方向是高附加值海洋商业服务,包括船舶注册、融资和管理、海事保险、海事法和仲裁。税收优惠将吸引航运业人士在香港设立业务;SAR政府亦会扩大海事处辖下的香港航运注册处海外办事处。除了伦敦、上海、新加坡和悉尼,它还将在旧金山、东京和多伦多设立办事处,以更好地支持在香港注册的船只。
3.在跨境陆路运输方面,香港和深圳政府建立了“特别班,以促进香港和深圳跨境铁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共同建设“大海湾地区的轨道”。此外,广东和香港政府正在全力推进“香港大桥北行无配额计划”。在疫情控制后,逐步实行无检疫“清关”,合格的香港私家车可以通过桥梁在香港和广东省之间进行旅行,而不事先获得定期配额。广东和香港政府也同意这项计划可以在以后扩展到另一个陆路口岸。
决心改善与“东盟”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香港的商品贸易总额较去年第四季有所回升。今年首八个月,香港的商品贸易总额达65.09亿元,创历史新高。
根据施政报告,本届政府决心加强香港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商务投资关系,争取尽快加入《区域综合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国家双循环模式的内部循环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内地和香港更紧密经贸合作安排(CEPA)框架下,为香港工业进入内地市场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随着香港与内地融合步伐加快,更多的国内企业和香港企业都将获益,外贸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香港自由贸易港连接境外市场,预测注册香港公司数量会再度火爆,香港实行简单税制,税率16.5%较国内更有优势,香港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届时将会出台更多利企惠民的新政府,让我们拭目以待!